2025年05月09日 农历二零二五四月十二 星期五
当前位置:法务活动 >

悦读 | 福从慈悲心来

所谓禅在当下,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当下的起心动念都与戒定慧相应,都与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的般若空慧相应,都与顿悟顿修的祖师禅相应。 不妄语包括不骂人(恶口),不挑拨是非(两舌),不说低级下流的话(绮语),不说无中生有的话(妄言)。不妄语是和谐的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保证。 要调心,少欲知足是法宝,一切随缘是妙方。少欲知足,心就安泰;一切随缘,心就自在。心能安泰自在


所谓禅在当下,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当下的起心动念都与戒定慧相应,都与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的般若空慧相应,都与顿悟顿修的祖师禅相应。
 
不妄语包括不骂人(恶口),不挑拨是非(两舌),不说低级下流的话(绮语),不说无中生有的话(妄言)。不妄语是和谐的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保证。
 
要调心,少欲知足是法宝,一切随缘是妙方。少欲知足,心就安泰;一切随缘,心就自在。心能安泰自在,自然心平气和。
 
“舍”就是要舍去我们凡夫的心态,要在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的前提下,发慈心、发悲心、发喜心。
 


禅是生命的自在,禅是生活的潇洒,禅是思想的空灵。
 
在尽责中求满足,在义务中求心安,在奉献中求幸福,在无我中求进取,在生活中透禅机,在保任中证解脱。
 
所谓生活禅,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,在生活中息灭贪嗔痴,在生活中净化身口意。
 
生活就是禅,“色不异空”是文殊的大智法门;禅就是生活,“空不异色”是普贤的大行生活。以文殊之大智法门觉悟人生,以普贤之大行法门奉献人生,这就是生活禅、禅生活的精微妙义、全体大用。
 



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:将信仰落实于生活,将修行落实于当下,将佛法融化于世间,将个人融化于大众。
 
福从慈悲心来,慧从智慧心来。觉悟人生就是修慧,奉献人生就是修福。
 
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想弄得清楚明白,符合道理,人人顺心,那是不可能的。世间事既然如此,如何面对呢?一定是要“逢苦不忧”。
 
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,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,将来自然会有好的成果。不去耕耘只望收获,或者只做很少的努力就想得到很大的收获,那才是求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,就是无所求。
 




修行,是一个长期训练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。
 
身不要胡作非为,口不要胡言乱语,心不要胡思乱想。这三不,就是管理此心最实在最直接的下手功夫。
 
要有耐心,要有信心,要有毅力。只要有心去做,只要持之以恒,只要守一不移,一定会有成就。
 
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反观此心,要让自己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境界之中,生活在鸟鸣花笑的自然环境之中,使自己的心地充满祥和、充满歌声、充满笑语、充满智慧和慈悲,内心的烦恼自自然然就会逐步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