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新华社报道: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,餐饮浪费现象,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!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习主席强调,要加强立法,强化监管,采取有效措施,建立长效机制,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,切实培养节约习惯,

据新华社报道: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,餐饮浪费现象,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!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习主席强调,要加强立法,强化监管,采取有效措施,建立长效机制,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,切实培养节约习惯,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为荣的氛围。

饮食的节约,也是佛教历来的传统。《杂阿含经》中说:“人当自系念,每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”都是在警醒我们要节约饮食,珍惜自己的福报。
“佛观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”“三餐不忘农夫苦,一粒常思佛祖恩”,佛教在倡行勤俭节约的实践中,有食存五观、珍惜福报的传统。在用餐前应作五种正念观想,则自然具足惭愧心、感恩心,断然不可有浪费之举。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
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
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
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
农业立国自古以来是中国的根本,粮食安全是人们生存面临的首要问题、攸关国计民生。因此,历朝历代都对农耕问题非常重视,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劝农劝耕,使勤劳节俭、惜福惜粮成为了中国人代代相续的传统。南宋绍兴年间的於潜(今浙江临安)县令楼璹,深感农夫、蚕妇之辛苦,即作耕、织图,并每图撰诗一首,来描绘农桑生产的各个环节。嘉定三年(1210年),楼璹之孙楼洪、楼深等以石刻之传于后世,其后历代均有复刻本、绘摹本存世,并相继传入日本、朝鲜等地。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,在江南士子进献的藏书中看到了《耕织图》,随即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,重新绘制。焦秉贞所绘《耕织图》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完善和创新,将原楼氏的“耕图”二十一幅,增至二十三幅,多作了初秧和祭神两个环节。同时又将簸扬、礲、舂碓、籭四事的顺序调整为舂碓、籭、簸扬、砻,使之更符合稻米从粗到精的加工过程,也更合乎实际的操作逻辑。
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曾说:学佛的人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,冷水要人挑,热水要人烧,切莫浪费资源。人人都懂得节约了,都懂得爱惜劳动成果了,社会风气才会好起来。我们就要过一种节俭的生活,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到无时想有时。让我们共读这二十三福农耕图诗,体会农夫耕作的艰辛、粮食收成的不易。求福不如惜福。勤俭节约,遏制浪费就是修福的开始。